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張大千Zhang Da-Qian

1899-1983

擬石濤山水

年代:1958

NT$ 2,000,000-3,000,000
RMB¥ 400,000-600,000
HK$ 500,000-75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設色 紙本, 108x58cm

  • 款識

    伯謹老宗兄屬效湘陳人畫法,戊戌嘉平月同在江戶,大千居士張爰。

  • 鈐印

    張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 。

  • 來源

    上款人:張伯謹先生

  • 賞析

    上款人:張伯謹(1897-1988)為民國著名教育家、收藏家,曾任駐日公使,尤嗜吳昌碩、齊白石作品,1980年代曾編《吳昌碩齊白石書畫選》。

    賞析:戊戌(1958)年嘉平月(農曆十二月)于日本江戶,大千為外交文化教育大家張伯謹所作之石濤風格山水,正值張大千旅居日本東京期間。上款人張伯謹為民國著名教育家、外交官暨收藏家,時任駐日公使,其文化身份與張大千的藝術追求形成有趣的呼應,雙重文脈的交織。

    畫中題識「屬效清湘陳人畫法」直指藝術核心――「清湘陳人」乃石濤(1642-1707)晚年常用號。此時張大千已完成對石濤的系統性研究,其仿石濤作品早已達到亂真境界。此作不同於早年刻意追摹,而是以石濤筆法為基底,融入自身藝術語言。

    張伯謹作為民國教育界代表人物,其收藏系統具有「以藝載道」的典型特徵。此作既是藝術家與學者間的雅誼見證,更體現了20世紀中期海外華人精英的文化認同。

    本期帝圖藝術徵得源自張伯謹舊藏,民國教育界頂級收藏體系創作於張大千國際影響力擴展期(1956 年巴黎個展後)張大千日本時期作品市場稀缺性,存世量較少「石濤風格加名人上款」雙重加持。「清湘法脈渡東瀛,江戶雪窗寫舊青。莫道臨摹尋常事,筆端自有古今情。」此幅《效清湘陳人筆意山水》不僅是筆墨技藝的展示,更承載著兩位文化大家在異國他鄉的精神對話。當石濤的山水靈魂遇見張大千的如椽大筆,再經由張伯謹這樣的文化使者傳遞,遂成就這段跨越時空的藝術因緣。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