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溥伒(畫)、張大千(畫)、溥心畬(題)Pu Jin、Zhang Da-Qian、Pu Hsin-Yu

1893-1966、1899-1983、1896-1963

秋山寒泉卷

年代:1956

NT$ 1,200,000-2,000,000
RMB¥ 240,000-400,000
HK$ 300,000-500,000

  • 媒材/尺寸

    手卷 設色 紙本, 12.2x41.5cm、13x130cm、13.5x105cm

  • 款識

    溥心畬引首:故國江山。溥儒。溥伒:金颸來遠天,山氣變朝暮。石逕風寒苔,新雙破林樹。高澗落雲際,蕭條滿毫素。茅檐獨坐人,欲彈秋聲譜。雪齋居士寫于松風草堂。溥心畬跋:北臺寒雨帶斜暉,風捲潭雲黃葉稀。別緒暗生登閣酒,離塵空振渡江衣。關山有路兵猶隔,天地無情雁不歸。佳節年年憶兄弟,烽煙況問首陽薇。從兄雪齋名伒,畫宗文、唐,清逸秀雅。嘉道以降,兄唯獨步山水氣韻之盛,余不及也,然性耿介寡合,其簞瓢居貧隱棲不出,則與余同。昔日連床論文夜燈觀畫,兵火睽離邈隔海嶠,意其衰頹益貧。夫也畫筆奇蹤,學當益進,詩窮而工,節礪彌堅人也。乙未秋七月重遊日本,東都有客莊君出此卷索題,云:「兵戈播遷携以隨身」余感其能重雪齋之畫,為錄遠懷之作識其後。西山逸士溥儒書於客次。張大千:丙申十月既望將返摩揭陀,行李已戒,匆匆寫此無暇結構。禹靈老兄幸諒幸諒,大千居士爰同在江戶。 溥伒自題簽條:溥雪齋秋山寒泉卷

  • 鈐印

    溥心畬引首:明夷(朱)、溥儒(白)。溥伒:溥伒之印(白)、冷淡生涯(朱)。溥心畬跋:溥儒(白)。張大千:張爰(白)、大千居士(朱)。

  • 來源

    上款人:莊禹靈先生。

  • 賞析

    莊禹靈(1902-1970)先生原籍貴州,早年投身軍旅,曾在何應欽部。1949年後,莊氏攜家人移居日本,與滇籍馬晉三及川籍名廚陳建民等人合資,在東京田村町開設四川飯店,推廣正宗川菜,大千先生旅居日本時飲食幾乎都在該處。
    莊禹靈與張大千交情深厚,大千先生歷次訪日期間,莊氏常陪同其遊歷日本名勝,協助其餐飲與住宿,更受大千屢屢委託代辦書畫裝裱,購置紙張、毛筆、顔料等用具,以及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食物,莊氏擅攝影、日語佳,大千旅日期間倚重頗多,尤其是對時常財務捉襟見肘的大千屢屢伸以援手。張大千遂時以書畫酬贈莊氏,以表由衷謝忱。
    莊氏早年在大陸時因家庭薫陶對書畫藝術即有深厚興趣,收藏多位名家作品,並與藝術界人士有廣泛交流。莊禹靈與溥心畬之間交往亦深,並於多次雅集中互有往來;尤其在1955年溥心畬旅居東京時,更是時相過從,從目前可見當年活動照片中,即可發現溥心畬、莊禹靈與張大千、黃君璧、莊嚴等人於東京相聚時所留下的珍貴合影。
    雪齋先生乃貝勒載瀛長子,六歲時承繼孚王支下,晉封貝子。其繪事傳自家學先學畫馬,山水初學文衡山(徵明)唐子畏(寅),後習元四家,觀此卷雪齋所畫規步前人,風格精雅細緻。心畬跋語先以七言詩述遠懷之情,復讚其「畫宗文、唐,清逸秀雅;嘉道以降兄為獨步,山水氣韻之盛余不及也……」,再憶述與伒兄「連床論文,夜燈觀畫」,終因兵火睽離,邈隔海嶠之嗟嘆!感莊君能重雪齋之畫等語。
    本件溥雪齋(伒)精心繪製設色山水手卷,並親題簽條,其輾轉流傳始末,從莊氏乙未(1955年)秋七月請溥心畬題跋的內容可略悉其端倪;心畬王孫寫道「莊君出此卷索題,云:兵戈播遷携以隨身……」由是可知莊氏早年得之並隨身携來日本,後或重付裝池,特請溥心畬題引首並跋,並於一年多後(丙申十月)莊氏再以至交之情誼,俟大千旅日抵東京時,索繪故國江山於卷尾,遂成此絕無僅有集溥雪齋、溥心畬兩位舊王孫與張大千於一堂的奇珍!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