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齊白石Qi Bai-Shi

1864-1957

荷塘鴛盟圖

NT$ 1,500,000-2,500,000
RMB¥ 300,000-500,000
HK$ 375,000-625,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設色 紙本, 100.5x34cm

  • 款識

    白石山翁。

  • 鈐印

    齊大(朱)。
    鑑藏印:勁予心愛之品(朱)。

    說明:
    此作曾經梁勁予寶藏。梁勁予(1911-2003),名從業,號思庵,廣東臺山人。師事陳微明習楊氏太極,又隨名醫石筱山習針灸、內外科,後於港澳兩地開設環中太極拳社,以行醫授拳為職志。梁氏性耽文藝,嘗請益繪事於胡佩衡等諸家。客居京津時,與當時北方畫壇名宿均有交誼,並盡心廣集諸家力作;香港期間與書畫文藝名宿如馮康侯、李研山、趙少昂等相知來往。其收藏逾半世紀,除個人交遊、師友交誼而獲饋贈或直接訂製所得者,並有購藏自香港集古齋,大雅可觀。

  • 賞析

    齊白石的《荷塘鴛盟圖》是其花鳥中的經典題材,融合了獨特的藝術語言與深厚的祝福寓意,白石老人筆下的荷塘鴛鴦以「紅荷」與「鴛鴦」為核心意象,呈現出濃郁的民間氣息與情感意趣。

    荷諧音象徵合,鴛鴦則喻夫妻恩愛,是為白石老人喜愛的畫題,其曾言「老年心腸,不厭荷香。最怕牛羊,最喜鴛鴦」,可見畫家對自然生機與人間情愛的關注,對美好和恩愛的由衷追求。此題材既繼承傳統文人畫的雅致,又融入民間吉祥寓意,使藏畫者心生喜悅。帝圖藝術拍賣會亦曾拍出白石老人北平藝專弟子王令聞女士結緍時的《荷塘鴛鴦圖》嘉禮,今2025年夏拍又獲藏家肯定委託此件精品,再次與諸方家共享。

    本幅紅荷墨葉色彩對比與構圖張力,當為白石老人筆墨革新之作,荷花以沒骨法直接敷色,洋紅色澤濃豔飽滿;荷葉則以大潑墨渲染,油煙墨色淋漓中透出層次變化,形成紅黑、濃淡的視覺衝擊。荷梗以篆籀筆法勾勒,蒼勁老辣,與柔美荷花形成剛柔對比。

    荷塘中淡墨的水紋,線條與荷梗交錯,鴛鴦游於池中,相當和諧自在,鴛鴦的成雙意象,既反映傳統婚姻觀,亦隱含對和諧人際關係的嚮往,突破文人畫孤高冷逸的傳統。此題材作品多創作於白石老人晚年(1930-1950 年代),現存市
    場有紀錄者僅20餘幅,如1939 年所作四尺整紙《紅荷鴛鴦》以342萬2,000 港元成交,顯示市場對此藝術畫題與其成就的認可。

    《荷塘鴛盟圖》代表著白石老人對自然生命的細膩觀察與藝術變法的實踐成果,其筆墨語言既承襲傳統文人畫的筆意,又注入民間藝術的鮮活氣息。透過紅花墨葉的強烈視覺表達與鴛鴦意象的文化祝賀比喻,白石老人成功將日常題材提升至大堂嘉禮文化,成為20世紀中國畫「匠心於內,平易於外」典範之作。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