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Chen Chun
1483-1544
陳淳草書田舍書懷詩卷
年代:1543
估價待詢
競標本件拍品,須辦理高估價競標牌號
-
媒材/尺寸
手卷 水墨 紙本, 35.5x298cm
-
款識
平生無能事,誰敢望遭際。世業在農桑,愧不閑樹藝。悠悠醉與夢,徒使歲月逝。年來覺轉衰,筋方欠榮衛。煩襟無由滌,竹間自行憩。遙見荷鋤人,羣作靡留滯。願偕二三子,朝夕尚勉勵。右田舍書懷一首,癸卯(1543) 秋日道復書于龍泉山館。
-
鈐印
大姚( 朱)、陳氏道復( 白)、復生印( 白)。
鑑藏印:真率齋( 白)、彭城伯子( 白)、希聖( 白)、心賞( 朱)、五雲閣( 朱)。
簽條:明陳道復草書。柏如珍玩。 -
來源
《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P.14。
-
賞析
陳淳(1483-1544)江蘇蘇州人。字道復,後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嘗從文徵明學書畫,工花卉,亦畫山水,以行、草書見長,出楊凝式、林藻,老筆縱橫可賞。尤其是晚年之作,獨具拓落不羈的個人風格。不為成法所拘,比前人更為狂放,晚年「遊戲水墨」遂成為他的生活寄託,獨特的畫風影響了後代極大,促成了以書入畫的大寫意花鳥畫的興盛,推動了文人畫的進展畫擅寫意花卉,開創出大寫意花卉畫的新風貌,與稍遲於他的徐渭並稱「青藤白陽」。
明代陳淳(1483-1544),與祝允明、徐渭可推為明朝豪放派書風的代表,可謂晚明狂草大家,開啟明代吳門之後的浪漫主義風尚,晚明個性書法的先聲,並開啟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徐渭對陳淳評價「陳道復花卉豪一世,草書飛動似之」,莫是龍則評述:「筆力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坂,翔鸞舞空,較之米家父子,不知誰為後先矣!」明代藝文界領袖王世貞更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及陳淳合稱「吳門四家」,讚揚其書法造詣。
陳淳傳世作品多藏於海內外國家級博物館,民間甚少得見。陳淳的書法作品,以行、草書見長,傳世陳淳草書作品有1538年《雪渚驚鴻圖並草書謝惠連雪賦》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1538年《寫生草書詩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39 年作《洛陽春色書畫卷》南京博物院藏,1540年《書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44年《杜甫秋興八首》草書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另有《行草書自作詩》卷上海博物館藏,《白陽山詩》卷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等。
陳淳草書尤其是晚年之作,獨具拓落不羈的個人風格,為藝術巔峰,本卷「平生無能事」,陳淳書於1543年60壯歲晚年(其生命終曲前一年),率意縱筆,舒展勁健,筆法提按頓挫跌宕,縱橫盤迂,凝練暢達,豪放雄逸之氣溢於毫端,為,結體縱橫交錯,生動有致;章法隨緣而往,隨遇而安,堪為民間流傳之「夢幻神品」,其飛縱奇崛、跌宕縱橫的特色,出其同類拔乎其萃,裘馬劍戟,凜然飛動,氣若長虹,以極強的韻律感營造出了萬千氣象,在窄長的手卷空間,表示出肆意放逸之氣概,可與當今博物館藏珍品相競美。陳淳以其獨特的創造性,成就了以古開今的現代性派意象,欲收藏明代陳淳書跡的藏家務必掌握此次良機,此次於帝圖2024年終歲末拍賣會登場,諸方家當識之寶之。
拍賣市場參考:
陳淳1544年作草書唐詩卷,34.5x703.5公分,成交價人民幣3507萬5000元。北京保利2023.7.5。
陳淳1538年作草書春詞卷,34x95cm;34x370cm;34x110cm,成交價人民幣2127萬5000元。北京匡時2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