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若真Fa Ruo-Zhen
1613-1696
草書七律詩軸
NT$ 600,000-1,200,000
RMB¥ 120,000-240,000
HK$ 150,000-30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水墨 綾本, 168x52cm
-
款識
前訪盧傲寄釣綸,可知調燮問何人。一言夜識星雲厄,千畝花迎海嶽臣。自是求賢歸博陸,豈關脫粟拜平津。吾家尚解三都在,留取封醅麯米舂。法若真。
-
鈐印
志在山水(白)、法若真印(白)、黃石氏(朱)。
-
來源
《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P.40。
-
賞析
法若真(1613-1696)字漢儒,號黄山、黄石。祖籍濟南。明景泰年間,法氏先祖任職膠州,後人遂定居膠州城,以為故里。順治3年(1646)進士,官安徽布政使。偶爾繪花繪鳥,風格鮮明的法若真更擅山水畫,其行書出自顏真卿(709-784),大處落墨,不拘細行;書法功力精湛深厚。
法若真行草立軸於何創時書法基金會雲端博物館中分類為「王鐸追隨者」其書跡極少。法若真自小好學,受過良好的學問世家的早期教育。順治3年(1646),他與伯兄若貞同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來,法若真先後在福建、浙江、安徽任職,他體恤下情,興利除弊,為政清廉,深得人心。一次安徽靈璧等五縣歉收,民不聊生,他上疏請求減免五縣租稅,遭禮部拒絕後,他甘願破家代災民交租納稅,被人們稱道。康熙18年(1679)間,數名大臣聯合推薦法若真舉博學鴻詞,他因病無法應試。從此法若真棄官隱居黃山,後回膠州,一年後便辭世。
歷來論者談及法若真書法,皆認為此人才氣橫溢、不受拘束,書法「惟其意所欲為」。此詩書於綾本,用筆蒼勁沉穩,結體欹側錯落,不假雕飾,具蒼古質樸之韻,與明王鐸、傅山等書法家相互影響,此軸以其本來書體呈現,厚重雄渾通篇巨製,但卻給觀者一種靜肅如大山的震撼,實為難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