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明末清初 時大彬款提梁壺

NT$ 500,000-800,000
RMB¥ 100,000-160,000
HK$ 125,000-200,000

  • 媒材/尺寸

    L18.6cm

  • 款識

    〈萬曆丙申時大彬製〉底款

  • 來源

    出版:《陶朴瓷妍:官民競技下之中國古陶瓷》,擎光創意文化,2009 年,編號121。

  • 賞析

    茶熟清香迎客來,茗壺獨尊時大彬

    自明代晚期以降,但凡喝茶、藏壺者,無人不知時大彬(1573-1648)。時氏為明代萬曆年間的紫砂巨匠,其開創了新的陶泥配方,在泥料裡摻砂,形成「砂粗質古肌理勻」的獨特效果,又研發出以「供春」為代表的各式壺形,堪稱紫砂工藝發展至今仍難以跨越的一座高峰。

    時大彬創作態度嚴謹,造壺稍不滿意往往即時毀棄亦在所不惜,故傳世作品不多;
    也是如此,時氏所做益發深得世人所重而競相追捧。如與之活動時期相仿的許次紓(1549-1604)於《茶疏》中就已寫到:「近日時彬所製,大為時人寶惜。」評價之高可見一斑。此外,明末周高起(?-1645)於《陽羨茗壺系》評時大彬所製:「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栗,妙不可思。……於陶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矣。」又言其「喜作大壺。後游婁東,聞陳眉公與琅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非但清楚點出時大彬製壺著重於樸拙大雅的特點所在,也勾勒出文人飲茶風尚對其創作轉變之影響。

    此處所見《時大彬款提樑壺》成較淺的赤褐色,全器只比拳頭略大,筒身係豐滿的扁球形,腹下部微斂,短頸、彎流,流與腹部銜接處貼塑四瓣柿蒂形紋飾。平蓋,蓋內有十字形筋撐架,嘴、把均用接榫法製作,提樑則為海棠形,雖歷經歲月洗禮,依然體現了視覺上追求渾然一體、氣韻則側重古樸脫俗的文人審美,或可與南京市博物館所藏之《時大彬製柿蒂紋提樑壺》一件互為參照。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