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清乾隆 御製白玉饕餮紋夔龍耳蓋爐

估價待詢
競標本件拍品,須辦理高估價競標牌號

  • 媒材/尺寸

    〈乾隆年製〉隸書款, L21.5 x W13.7 x H12.5cm

  • 來源

    1.香港佳士得 2000.10.30 lot.681。2.英國Jamie Whiteman先生舊藏。3.英國萊斯特郡Daniel Haines士紳典藏。展覽:「馳騁古今・中國藝術的仿摹與創新」,2006.10.14-12.17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出版:《馳騁古今・中國藝術的仿摹與創新》香港東方陶瓷學會,2006年,編號55,頁164-165。

  • 賞析

    本清乾隆御製白玉饕餮紋夔龍耳蓋爐,採擷上乘白玉之精華雕琢而成,玉質如凝脂般溫潤瑩透,散發出典雅而沉穩的光澤,無不彰顯出卓絕的工藝之美。爐蓋高聳圓潤,蓮瓣鈕精雕細刻,玲瓏剔透,宛如盛開的蓮花。蓋身浮雕饕餮紋飾,細緻入微,紋飾繁複而有序,莊重華麗。爐身線條婉轉,子母口設計嚴絲合縫,器身束頸折肩,腹部微收,圈足外撇,整體線條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腹部飾雙組饕餮紋,凶猛威武,氣象莊嚴。兩側夔龍耳以高浮雕雕刻,龍首高昂,氣勢磅礴。蓋爐汲取商周青銅器的古典神韻,巧妙融合清代玉雕的精湛工藝。底部篆刻「乾隆年製」隸書款,氣勢恢宏,盡顯乾隆盛世宮廷玉器典範。

    爐蓋如覆缽般高聳圓潤,中央蓮瓣紋蓋鈕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瓣瓣綻放,宛如玉池之上盛開的蓮花,雍容華貴。蓋身浮雕的饕餮紋飾,細緻入微,展現出匠師對古典紋樣的深刻理解與精湛技巧。紋飾繁複而不失章法,構圖嚴謹有致,為整個蓋面賦予莊重而華麗的氣息。

    爐身線條流暢婉轉,子母口設計使蓋身與爐身嚴絲合縫,線條婉轉流麗。器身束頸折肩,腹部微微內斂,圈足外撇,整體線條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優美。爐腹上環飾雙組饕餮紋,猙獰的獠牙外露,充滿威嚴與力量感,這一紋飾猶如古代青銅器的靈魂再現,將古典與莊重完美融入作品之中,渾然天成。

    兩側的夔龍耳以高浮雕技法精雕而成,龍首高昂,雙目圓睜,目光銳利,眉角飛揚,長角盤曲於腦後,張口吐舌,氣勢磅礴。其姿態猶如神獸俯瞰人間,威猛猙獰中透出無上的威嚴與尊貴。這種雕刻設計,不僅體現出宮廷玉器的大氣華美,更使整件作品充滿了不可一世的氣勢。

    同類作品,可見於北京故宮清宮舊藏,收錄《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P.97;《中國玉器全集・6 清》,錦繡出版事業,1994年,P.237;以及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編號:故玉001197、〔文物編號:故玉000856〕,可資引證比對。


    綜觀全器,這件白玉蓋爐無論在造型、雕工、還是紋飾的細節處理上,都無不體現出乾隆盛世玉器製作之巔峰。每一處雕刻,每一處打磨,皆是工匠技藝的極致展現,將作品的華麗氣質與古典藝術的沉穩內涵完美結合,體現乾隆宮廷玉器藝術之極致品味與無上追求。
    爐底刻有「乾隆年製」的四字隸書款,字體遒勁有力,端莊雅致,旁附「四宜書屋」的墨書黃簽。「四宜書屋」位於圓明園的廓然大公東北面,在福海北岸深處,正殿稱安瀾園,是仿自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海寧安瀾園。所謂四宜即春宜花、夏宜風、秋宜月、冬宜雪。南有採芳洲和無邊風月之閣,西南則是涵秋堂與遠秀山房,北面是煙月清真樓,這片建築群景色優美,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本件「清乾隆 御製白玉饕餮紋夔龍耳蓋爐」來歷不凡,與2023年帝圖古董秋季拍賣會封面的「清 高冰種陽綠翡翠鳳凰龍鈕提樑壺」同樣出自香港佳士得2000年舉辦的「玉器三百年 300 Years of Jade」專場拍賣。這場拍賣會因其豐富且精心挑選的玉器珍藏而廣為人知,掀起了玉器收藏的熱潮,並在國際收藏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2006年,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策劃了一場匠心獨運的展覽,題為「馳騁古今・中國藝術的仿摹與創新」。此展覽匯聚了216件精心挑選的藝術珍品,涵蓋從新石器時代至當代,跨越五千年的文化時空,展品之多樣與精美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此展覽不僅旨在展示藝術品的珍稀與精緻,更深刻探討了中國藝術中仿摹與創新這一傳統而複雜的命題。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古風仿效、跨媒介對話以及跨文化影響。這些主題彷如古今交錯的華美樂章,在青銅器、陶瓷、玉器、漆器、雕塑、玻璃、景泰藍、木雕、紡織品等多種藝術形式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此次展覽特別配合出版了一部宛如權威著作的圖錄,涵蓋了超過320幅精美的彩色圖版,全面呈現了展覽的藝術精粹。其中,「清乾隆 御製白玉饕餮紋夔龍耳蓋爐」不僅被列入編號55,更備受前香港中文大學院長范季融先生關注,特別在首序中以中英文詳述作品重要性,進一步印證了本玉爐誠為難得之珍寶。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