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張大千Zhang Da-Qian

1898-1983

嵩壽圖

年代:1982

NT$ 1,500,000-2,500,000
RMB¥ 300,000-500,000
HK$ 375,000-625,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設色 紙本, 97.5x53cm

  • 款識

    嵩壽圖。七十一年二月。摩耶精舍爰。麗哥九旬晉九降誕令辰,八弟爰寫祝拜呈。

  • 鈐印

    張爰之印( 白)、大千居士( 朱)、壬戌( 朱)、長共天難老( 白)、大千唯印大年( 朱)。

  • 來源

    上款人介紹:
    張麗誠(1884-1977),張善子之弟,張大千的三哥,大風堂堂主之一。大風堂是張善子、張麗誠、張文修、張大千兄弟4人共同創立的。此件《嵩壽圖》即為大千1982年寫呈在天之麗誠兄長九九令辰之紀。

  • 賞析

    《嵩壽圖》一畫成於 1982 年 2 月,張大千時年已臻八秩高齡,雖礙於目 翳、難於步行,但仍戮力創作不輟,巨幅《廬山圖》(1981 年開筆, 1983 年成圖)即張氏遺世鉅作。張氏向來恭敬兄長,晚年定居台北「摩 耶精舍」,其畫室依舊懸掛著張善孖、張麗誠之像,用以時時瞻仰記 念; 即使天涯相隔,每逢兄長生辰,張氏必定捉筆擘畫壽圖,用作賀禮 遙 祝,可知張家兄弟情誼深厚;然張大千直至溘然長逝前,仍以為兄長 年近 百歲、依然健在,令觀者徒呼奈何,更顯出此《嵩壽圖》寓意之金 貴, 實為難得之珍品逸作。 此作以書法筆勢入畫,佈局設色與皴法用筆上均極盡心思,畫松樹人物 工寫兼備。通幅以立軸構圖,畫面大膽破格、奇譎高古,墨筆勾勒古松 自畫幅左側拔地而生、斜欹出紙,寥寥數筆而形態畢現,再由上方松幹 低倚之態,顯出奇松參天、觀之不盡的樣貌。張大千以乾筆皴出橫斜的 主幹,松體斑駁嶙峋、以墨色濃淡渲染,兼用赭石敷色,作出明暗對 比,點戳尤如龍披麟甲狀;以一幹雙枝畫出松枝遒勁有力的生長樣態,旁 枝勾折處行粗筆、又帶篆籀之意,再用細筆布松針,近處工筆寫其密滿 之狀,遠處則用寫意漬染,後敷石青染成,近處而濃遠處為淡,更顯墨 色水潤生輝,青翠之間似有雲霧飄渺。蒼鬱古松下文士佇足獨立,束髮 綸巾,側身姿態,身著襟帶布衣,以石青敷染,用筆線條簡澹,姿態清 逸瀟灑;又作遠眺狀,神色恬和閒逸,細品彷彿可得張大千寄寓己身於畫 中人物的隱喻,所謂松下望遠,故人何在的思念情深。落款以大千體行 草書之,筆韻古樸別致,「嵩壽圖」三字筆鋒挺健,取隸書方正之意, 又不拘一格、平中出奇,能與畫境相融,頗有勁拔秀逸的大風堂筆意。 畫中鈐有「長共天難老」一印,是張氏畫懷國思人之作時常用之印,更 增添畫中無盡的思鄉與念舊之意。
    按:這是張大千為三哥張麗誠 99 歲生日而作,《張大千家書》中,張大千致 三哥三嫂信數量最多,可見感情最深,在給三哥三嫂的信中,「哥不能 來,弟不能歸,只於夢中時時相對而泣」,「兄之不能出國與弟之不能還 同一情況,言念及此,心中如割矣」,「弟心悲痛,莫由陳訴」,這種至深 至篤的思念充斥其中,是特殊年代裡大千去國懷鄉而不得歸的巨大隱 痛。
    張麗誠(1884-1977),學名正齊,又名信,張大千早年從藝的經濟資助人, 曾經營蘇廣雜貨、振華布店,與人合股開辦福星輪船公司,並出任貴州 江華煙廠的經理。其妻羅正明即大千三嫂,幼年的大千由三嫂帶大,大 千視之如母。此件作品較為特殊的是,三哥張麗誠病逝於 1977 年,但 大千作此件時是 1982 年,時隔 5 年,何以如此?《張大千家書》1981 年 2 月 15 日致張麗誠信後有此解讀:「值得一提的是,麗哥已於 1977 年病 逝於內江,心義、心智怕八叔父聞訊悲痛,故意在電話、通信中隱瞞。 實際上這已是麗哥再也無法讀到的一封家書了......”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