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何紹基He Shao-Ji

1799-1873

行書二十七言龍門巨聯

NT$ 3,000,000-5,000,000
RMB¥ 600,000-1,000,000
HK$ 750,000-1,25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水墨 紙本, 272x34.5cm x2

  • 款識

    行路有何難我曾從天柱九疑三塗太室紫閣終南直到上京王者地,得師真不易所願與高堂二戴安國子長相如正則同依東魯聖人家。集坐位帖字,書為蔭之世仁兄大人鑑,時庽鄂州月湖,子貞弟何紹基。

  • 鈐印

    何紹基印(朱)、子貞(白)。鑑藏印:覺廬珍藏(朱)。

  • 來源

    《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P.146。

    特別註記:此巨聯曾經張伯謹先生舊藏。

  • 賞析

    上款人:王東槐,字蔭之,號次邨,祖籍山西洪洞縣。家族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但未出仕。東槐自幼聰明好學,深受父親遺訓影響,即使在貧困中也不忘學業,於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任檢討,因此被稱為「王翰林」。
    1845年,他轉任江西道監察御史,隨後升任戶科給事中,不久被任命為內閣侍讀大學士,負責為太子奕詝講學。咸豐帝即位後,他上奏「停止捐輸」、「封禁礦場」和「籌畫倉儲」等建議,體現出忠直敢言的品性。同年9月,他被任命為湖南衡州知府,11月又升任福建興泉永兵備道。公元1852年任湖北鹽法道,岳州道;10月任武昌道。12月4日,太平軍攻破武昌,王東槐與其妻自縊而死,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和氣節。
    王東槐的功績得到朝廷認可,賜予家族後人騎都尉世職,諡號「文直」,以表彰其「勤學好問」和「敏行不撓」的精神。他的遺作《王文直公遺集》成為後人研究其人其事的重要資料。1853年,咸豐帝進一步追封,並在1870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奏請為他在家鄉捐建專祠以示紀念。

    說明:此龍門聯係何紹基庽鄂州(即武昌)月湖時為王東槐所書,惜二人交往事蹟史料無存,幸有此巨聯傳世,堪稱具有珍貴歷史價值之書法傑作。

    賞析:
    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縣人。字子貞,號東洲,别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道光16年進士。咸豐初簡四川學政,曾典福建等鄉試。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書法初學顏真卿,又融漢魏而自成一家,尤長草書。楷書取顏字結體的寬博而無疏闊之氣,小楷兼取晉代書法傳統,筆意含蘊,行草書融篆、隸於一爐,駿發雄強,獨具面貌。家書摻入隸筆,而帶行草筆勢,自成一格。晚年以篆、隷法寫蘭竹石,寥寥數筆,金石書卷之氣盎然。書法被譽為「晚清第一人」。

    何紹基一生為人書寫對聯數以千計,然而二十七言龍門聯實珍罕難得,此集聯為集《爭座位帖》字,深具代表性。此稿系顏真卿因不滿權奸的驕橫跋扈而奮筆直書的作品,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氣勢充沛,勁挺豁達,字裡行間橫溢著粲然忠義之氣,顯示了顏真卿剛強耿直、樸實敦厚的性格。迄今一千餘年,讀之莫不令人肅然起敬。

    米芾在《書史》中說:「《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此帖在顏最為傑思,想其忠義憤發,頓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於此書。」 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詞句間,本不著意於筆墨,卻寫得滿紙鬱勃之氣橫溢,成為書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範本之列。蘇軾曾於北宋長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

    此聯筆法靈活多變,何紹基以顏真卿的行楷為基本框架,融入古籀、漢隸和北碑的意態。筆畫時方時圓,粗細變化極大;結字時楷時行,飄逸而圓渾;布局穩健簡括,疏朗有致;整副對聯,於視覺觀感上有著極佳的疏空感和恣肆感,然字字密實堅穩,功力精到。正如《清稗類鈔》所評:「行體尤於恣肆中見逸氣,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壯夫鬥力,筋骨湧現,忽又如環勒馬,意態超然;非精究四體,熟諳八法,無以領其妙也。」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