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于右任Yu You-Ren

1879-1967

《行楷翠亨村紀事詩軸》

NT$ 1,200,000-2,000,000
RMB¥ 240,000-400,000
HK$ 300,000-50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水墨 紙本, 124x61cm

  • 款識

    山圍海繞翠亨村,郭外朝西故宅存。聞道家人述家世,兒時耕牧履無根。
    款署:翠亨村紀事詩之一,自乾我兄法家。于右任。

  • 鈐印

    右任(朱)。

  • 來源


    1.《草書‧美髯–于右任》,台北雄獅美術,1998年,頁54。
    2.《千古一草聖》 ,台北歷史博物館,2006年,頁91。
    3.《書道樂無邊》,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2013年,頁25。
    4.《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 ,台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2017年,頁13。

  • 出版/備註

    上款人:自乾先生,係西康王劉文輝上將

  • 賞析

    上款人自乾我兄係指劉文輝。劉文輝(1895-1976)四川大邑人。字自乾,號病虞,法號玉猷。幼年念私塾,14歳由大哥劉升廷帶到成都入四川陸軍小學。宣統3年(1911)赴陝西入西安陸軍中學堂。「武昌起義」後1912年,赴北京入陸軍第一中學。1914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砲兵科。1916年畢業後,劉文輝回四川,在川軍第二師劉存厚部任上尉參謀。1917年,經其堂侄劉湘(時任川軍旅長)介紹,劉文輝轉任駐防樂山的陳洪範(大邑人)第八師當營長,旋升任團長。原為川軍陳洪範部屬。此後,他在川軍內逐漸升職。
    1921年,劉湘出任川軍總司令兼省長時,便乘機支使劉文輝脫離陳洪範率部移駐敘府(今宜賓),委他為第一混成旅長,直屬總司令。改隸劉湘後,1923年出任川軍第九師師長、成都衛戌總司令。劉文輝率部返回宜賓,去搶占川南地盤。後投向北洋軍閥,1925年2月,幫辦四川軍務。1926年,廣東國民革命軍北伐,劉文輝與劉湘、賴心輝、劉成勳等聯名電討吳佩孚。1926年11月,他被委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軍長,旋兼川康邊防總指揮。
    1928年夏,劉文輝倡議「四巨頭會商」於資中,經商定推劉湘為四川善後督辦,劉文輝為四川省政府主席。9月,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劉文輝為川康邊防總指揮;10月,又任命他為四川省政府主席。由於和川軍內部強人劉湘實力匹敵,故四川形成了兩人爭雄的局面。1929年3月,四川省政府改組,劉文輝仍任省主席。
    1934年12月,劉文輝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並辭退四川省主席一職。此後,劉文輝成為南京政府的代理人投身創設西康省的活動,並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進入四川與西康省之際阻擋該部隊南下。1937年3月23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劉文輝續任國民革命軍第24軍軍長。1937年9月,獲授陸軍中將加陸軍上將銜,被任命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團指揮官。
    劉湘在1938年初病逝後,劉文輝曾一度期望可以返回四川接替其職,但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撤退入川,因此不再需要四川系實力派軍人威脅中央治理。無法返回四川省主政的劉文輝雖然在1939年1月被任命為首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自此以後努力建設開發西康經濟,改善教育等事業,成就了當時的「西康王」之稱。

    賞析:
    于右任(1879-1964)陜西三原人。早年加入同盟會,與國父參與推翻滿清革命工作,于右任與國父孫文都對魏碑持有類似的看法,認為魏碑具備尚武之精神,正是當時積弱不振的中華民族所欠缺,才會導致清末以來不斷受到外侮之侵略。清末的書法界瀰漫著一股書法改革的風潮,許多在政治上受挫的志士文人都轉向書法創作,例如沈曾植(1850-1922)、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人,吹起一陣陣的革新思維。這樣的政治環境與局 勢,讓宣稱能矯除帖學千年弊習的碑學思想獲得迅速發展,堪稱碑學書法的黃金時期。于右任自1931年起任監察院長達30餘年,一生功業彪炳,更以書藝聞名。其書法早期根植於魏碑,中年轉而習行草,渡臺後致力提倡「標準草書」。
    本件于右任以魏碑風格書寫,彰顯北碑雄強剛健且大氣恢宏,具「尚武」精神,頗能與民初強國強種的時代精神相呼應。本幅內容錄自翠亨村紀事詩之一,結字較扁與多用方筆,帶有濃厚魏碑筆意,尚未轉化成圓勁的草法,此階段的于右任碑體書法已經相當成熟,通篇質樸豪邁,氣象沉雄。
    30年代上款人劉文輝主政西康期間與右老定交至深,故多有書贈,市場亦曾見自乾先生上款之右老40年代晚期草書精品;內容題識:飲馬長城窟,呼鷹古戰場。自乾先生法正,于右任。鈐印:右任。足證劉文輝與右老過往甚密。且所獲贈書作均為精品佳作。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