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壯為Wang Zhuang-Wei
1909-1998
王壯爲篆刻〈忽自有之〉泰來石斜頭小方章
年代:1950
NT$ 100,000-200,000
RMB¥ 20,000-40,000
HK$ 25,000-50,000
-
媒材/尺寸
泰來石, 1.6 x 1.6 x 4.3 公分
-
款識
印文:忽自有之(白文)
邊款:越處女論劍術語 漁洋以為詩家妙諦無逾于此 心畬先生取治印 以綴寶繪 因見畫之至者 亦無非天成也 并請正刊 壯為 庚寅 -
來源
1.《溥心畬書畫全集》,乾隆圖書無限公司,1978 年,溥儒書畫鈐章。
2.《溥心畬書畫集》,紫禁城出版社,1997 年,P.180。
3.《寒玉堂印譜》,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年,P.260。
4.《溥心畬繪畫藝術之研究》,臺灣省立美術館,1992 年,圖107溥心畬常用之印,P.137。 -
賞析
此印文典出越處女與勾踐論劍術,曰:「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 越女事蹟見載於東漢《吳越春秋》和明代《東周列國志》。越女,春秋時期女劍客。原叫處女,明代《劍俠傳》云其來自趙國,故亦有「趙處女」之稱,因越王句踐賜名「越女」,後世方稱其為「越女」。越女教習軍士劍法,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其「當世莫有能勝越女之劍者」。
相傳處女出身於南林,眾皆不知其名,只知其生長在深山中,無師自通,工於擊刺。越王句踐敗仗,欲重整國家,並向范蠡詢問用兵行陣之道,范蠡因曾聞處女劍法高超,於是薦舉越王勾踐延攬其來訓練兵士。勾踐召見處女,自言只要熟習其劍法,便可以一擋百。若有百人學其劍法,便可抵擋萬人。勾踐令其與百名士兵比武,果然成功擊敗眾兵。處女後於一年內為越國培育三千精兵,打敗吳國。後勾踐想將她納入後宮,唯處女不受,歸返故鄉南林。
此印即從此典,取其四字成之。概以此自況溥老習藝之天成。而溥老或許亦藉處女功成不受利祿,歸隱不出,以喻己心。(古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