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Pu Hsin-Yu
1896-1963
虎溪三笑圖
年代:1932
NT$ 800,000-1,200,000
RMB¥ 160,000-240,000
HK$ 200,000-30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設色 紙本, 99x33.5cm
-
款識
壬申臘月畫奉,晴崖居士教正。溥儒。
-
鈐印
心畬書畫(朱)。
-
來源
上款人:晴崖居士
香港蘇富比 2018.04.01 Lot.1458 -
賞析
溥心畬自幼即聰慧過人,博學多聞,平日學習詩文,暇時喜讀傳奇神怪小說,故其畫作多有以神怪傳奇小說為題材的創作。本件《虎溪三笑圖》係採用宋人調和儒、釋、道三家合流美談的傳說故事,描繪東晉儒生陶淵明、和尚慧遠、道士陸修靜於溪水旁談笑風生的場面。此作繪於1932年,當時溥氏正值36歲,任教於北平藝專國畫組。繪贈的上款人「晴崖居士」,雖未可查考,想必也是當時聞達之輩。圖中所繪人物造型生動而精準,衣紋線條用筆細致洗鍊,三人開臉情態傳神,畫面重點集中於人物之上,簡筆小斧劈皴出遠山並用淡墨渚石渲染,古樹紅葉意筆勾勒瀰漫滿布之秋意。此圖中的虎從風,虎嘯而風起,以無形的風為背景,可見溥氏以秋葉、山勢皴法與樹石點苔對應對比產生風的動感,用心處無微不至;當是溥氏早期逸品也。
說明:慧遠和尚係東晉時期高僧,其交遊廣泛,與諸多名士經常往來。相傳慧遠曾住在江西廬山西北山麓的東林寺中潛心研究佛法。而為表示決心,高僧慧遠曾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下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
不過,詩人陶淵明(約365-427)某次與道士陸修靜(406-477)過訪,三人談得極為投契,不覺天色已晚,慧遠送出山門,怎奈談興正濃,依依不捨,於是邊走邊談,送出一程又一程,忽聞山崖密林中虎嘯風生,悚然發現早已越過虎溪界限了。三人此時相視大笑,執禮作別。據說,後人在他們分手處修建了「三笑亭」以示記念。有多事者,還寫有一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虎溪三笑」的軼事於唐代流傳開來。正如聯語中所揭示的,是當時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合趨勢的一種反映。據考證,釋慧遠與陶淵明約略為同時期的人物,交往或有可能,而陸修靜所處的時代晚過百年,所以「三笑」之說純屬虛構,但這個題材日益成為象徵三教合流的美談而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