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漢鳩車尊
NT$ 1,500,000-2,500,000
RMB¥ 300,000-500,000
HK$ 375,000-625,000
-
媒材/尺寸
〈乾隆年製〉款, H19 x L18cm
-
來源
雙清館舊藏。拍賣紀錄:紐約蘇富比 1998.3.24 lot.456。展覽:「瀚海藏珍-中華文物學會30週年紀念展」2009.2.13 - 3.8,歷史博物館。出版:《30古吧•2007》,雙清文教基金會,2008年,頁82-89。《瀚海藏珍-中華文物學會30週年特展》,歷史博物館,2009年,頁92。
-
賞析
這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的「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漢鳩車尊」,以絢麗精美的鳳鳥形象呈現,鳳鳥頭裝飾華冠,翹首挺立,神采奕奕,身軀圓潤豐盈,曲線優雅流暢。背馱一尊,酒尊敞口束頸,身飾有棱脊,並裝飾細緻蕉葉紋,華貴雅致。鳳尊裝有可轉動的輪子,精巧巧妙,工藝卓越,形制師法古代的「 漢鳩車尊 」,融合了乾隆造辦處琺瑯作掐絲琺瑯的技藝,落〈 乾隆年製 〉四字楷書款。
掐絲琺瑯工藝在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細緻的金絲勾勒出繁複的紋飾,琺瑯釉色豐富、質地盈潤,透出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匠師們精湛的技藝與無限的創意,金色的輪軸與色彩斑斕的琺瑯紋飾相得益彰,整體造型生動而不失莊重。這件作品不僅在形制上再現了漢代古樸的藝術風貌,更融入了清代宮廷對琺瑯工藝的極致追求,亦彰顯了帝王對於藝術與文化的審美與品味。
「鳩車」最初指的是先秦時期一種專門在沙地上行駛的運載工具。《呂氏春秋•慎勢》提到:「水用舟,陸用車,塗用楯,沙用鳩,山用欙。」然而,在漢代,「鳩車」卻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涵及樣貌。從考古發掘的實物來看,鳩車多出於漢墓,少數出自晉墓。可參照1953年河南南陽宗康墓出土,由河南博物館典藏漢銅鳩車;以及1989年偃師南蔡莊磚廠晉墓出土,由洛陽博物館典藏西晉銅鳩車。
這些鳩車的形制相仿,車體為鳩鳥造型,兩側安設有可轉動的車輪,胸前有小環可穿繩拉行,尺寸不大於掌,應為兒童遊戲的玩具。此觀點可從晉人杜夷的《幽求子》中「年五歲有鳩車之樂」和宋王黼編纂的《宣和博古圖》卷二七所示「漢鳩車、六朝鳩車,二器狀鳲鳩形,置兩輪間,輪行則鳩從之……為兒童戲」中,得到印證。
《左傳》曾記載「鳩之養其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平均如一。」人們發現鳩鳥在哺育雛鳥的過程,展現出無比的呵護,反映出深刻地無私與慈愛。此外,《後漢書·禮儀志》也道曰:「鳩者,不噎之鳥也」。是故,漢代人將鳩視為吉祥長壽的不噎之鳥,且為「鳩」與「久」諧音,所以鳩鳥蘊含「長久」、「平安」、「久安」等美好的寓意。將鳩車作為兒童玩具,傳達漢晉時期人們對於子孫的關懷與盼望。
乾隆皇帝極具藝術鑑賞和文化涵養,在位期間不僅熱衷於古物蒐藏,對文物的整理、研究和考訂也投入了大量心力。他下令編纂了多部重要的古器物、書畫和古籍善本的目錄,包括《秘殿珠林》、《石渠寶笈》、《西清古鑒》、《天祿琳琅書目》和《西清硯譜》等。
其中,《西清古鑑》的編纂工作始於乾隆十四年,並於二十年由內府刻印。全書共40卷,收錄了從商周至唐代的銅器共1529件。每卷先列出器物名稱,按器物類型繪製圖像,並配有詳細的說明文字。這些說明包括銘文、考釋、器物的高度和重量等,有些還附有考證,系統梳理和研究了清代宮廷的古代銅器收藏。
本件「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漢鳩車尊」,形制藍本應直接取自《西清續鑒》第十一卷,頁 29 之「漢鳩車尊」。而《西清續鑒》內文中不僅詳細記錄了作品各部位的尺寸和重量,還特別題寫了「此與前兩器皆弄具也,與祭器自別」,說明了乾隆皇帝相當有意識地認為,這類「鳩車尊」為珍貴的玩賞器。
乾隆皇帝崇尚古雅之美,並帶領了復古審美風潮,更是命清宮中匠人,參考圖譜上所繪各類古物造型,融合當代盛清工藝,進行調整和設計製作。造型華麗精美的本件,正是出自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的御製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