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圖藝術拍賣會Artemperor Auction

吳昌碩Wu Chang-Shuo

1844-1927

石鼓文八言聯

年代:1919

NT$ 400,000-600,000
RMB¥ 80,000-120,000
HK$ 100,000-15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水墨 紙本, 145x38.5cm x2

  • 款識

    游魚鳴禽,同吾真趍;高花夕柳,及時瀞蒦。集獵碣字,「趍」徐籀莊、吳父均釋作「趣」,時已未秋,七十六叟,吳昌碩。

  • 鈐印

    俊卿之印(朱)、倉碩 (白)、古鄣 (白)。鑑藏印:涵象軒藏(朱)

  • 賞析

    吳昌碩最初學小篆,取法於《泰山刻石》、李陽冰、鄧石如、吳熙載、楊沂孫。40歲前後學大篆,先是金文與《石鼓》兼學,43歲後以《石鼓》為學習重點。他30多歲時的篆書基本上是秦篆和楊沂孫的面貌。結體嚴謹,用筆規矩,有顯瘦弱。他在學篆書之前對楷、隸、行、草已都有涉獵,因此起點較高;他在博覽了大批金石拓片文物後,選定《石鼓文》為主要臨摹範本。光緒丙戌(1886年,吳昌碩43歲)九月,吳昌碩得到潘瘦羊所贈《石鼓精拓》後,愛不釋手,終日心摹手追,有詩句「曾抱十石鼓」為證。吳昌碩的石鼓文比原刻更為雄強恣肆,他的筆道更為率意、厚重,結體上比原刻更為靈活,更有神采。可見吳昌碩能夠「透過刀鋒看筆鋒」,對石鼓文有深刻的體會,因此能夠直取其神髓。
    吳昌碩很擅長集石鼓文字書寫楹聯,他的傳世作品中這類楹聯比比皆是。其用筆方圓兼使,結體隨意自然,行書款字與正文相映成趣,整體呈現出一種剛健老辣、凝重古雅的藝術風貌。
    吳昌碩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他真草隸篆各體皆能,熔碑學、帖學、金石學於一爐,他的雄強書風直追三代、秦漢,是對宋元以來精巧、秀柔審美風格的有力對比。因而學習大篆、小篆,是不可不臨寫吳昌碩的。
    沙孟海評吳昌碩石鼓文:「篆書,最為先生名世絕品。寢饋於《石鼓》數十年,早、中、晚年各有意態,各有體勢,與時推遷。大約中年以後結法漸離原刻,六十左右確立自我面目,七八十歲更恣肆爛漫,獨步一時。世人或以為先生寫《石鼓》不似《石鼓》,由形貌看來,確有不相似處。豈知先生功夫到家,遺貌取神,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臨氣不臨形』的。」此聯為76歲作,正「恣肆爛漫,獨步一時」。


拍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