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Hong Yi
1880-1942
行書華嚴經
年代:1939
NT$ 600,000-1,200,000
RMB¥ 120,000-240,000
HK$ 150,000-30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水墨 紙本, 79.5x36cm
-
款識
不為自己來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華嚴經句,一音。己卯(1939)時年六十。
-
鈐印
佛肖形.南無阿弥陀佛(朱)、名字性空(白)。
-
來源
《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P.242。
-
賞析
弘一(1880-1942)浙江平湖人。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他在音樂、美術、詩詞、篆刻、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等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他青年時致力於習碑,出家前的書體秀麗、挺健而瀟灑,出家後則漸變為超逸。弘一大師一再提示書法最重在人品,再好的寫字技能,沒有學問和人格的修養,是不能傳之千古的。「精嚴淨妙」四字當為弘一書跡與律宗佛學之精神境界。其書法作品已超越書之法、書之美、書之韻、書之藝,以生命寫字,作品並不是創作的藝術,而是心境的表現。
弘一法師出家後,「諸藝皆廢,惟書法不輟。」其書寫佛語,廣結善緣,因此,弘一的書法不單是超越了本體的藝術價值,更是成為一種凈化人心,普度眾生的載體,具有了崇高的精神價值。華嚴經這首偈頌主要是告訴我們,以自己修行的善根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眾生離苦得樂。
1923年,弘一在近代高僧印光法師的規勸下,書經作品與日常書札開始分離風格。此後弘一不再涉及草書(偶夾雜於書札中),書作主要以楷書或行楷為主,結字尚存北碑之構,筆法則暗含魏晉小楷,更見端莊。後延續爽利落鋒,恬靜溫和之風格表徵,此作即為靜化後的「弘一體」,起筆垂直利落為主,自然生動,不故作藏鋒,順勢而為;行筆准中鋒,略作起伏,結字、用筆無不工穩肅穆,線條由豐腴漸趨疏瘦以致「返璞歸真」。弘一十分重視章法,其書作「應作一張圖案觀之」,自然妙好。同時,竪長方形的結體、瘦勁圓和的筆划、整齊劃一的空間分布,也體現弘一書法藝術的「平淡、恬靜、沖逸之致」,是書史中所謂的「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