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圖Zhang Rui-Tu
1570-1641
明張二水醉翁亭記長卷
年代:1630
NT$ 1,200,000-2,000,000
RMB¥ 240,000-400,000
HK$ 300,000-500,000
-
媒材/尺寸
手卷 水墨 絹本, 26x522cm
-
款識
《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鬱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然而秀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溪廻水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乎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暉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清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於塗,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並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崇禎庚午(1630)春三月書,果亭山人瑞圖。 -
鈐印
張瑞圖印(白)、書画禪(白)。
鑑藏印:區漢波藏(朱)、林氏豈耕珍藏心賞(朱)、正心誠意齋印(朱)、區漢波收藏記(朱)、耕雲樓(朱)、南海區氏漢波喜得明清名儒玅墨之記(朱)。
馮康侯引首:白毫盫真蹟。乙未(1955)冬,馮康侯篆。九龍山齋 (白)、康侯(白)。
簽條:明張二水書《醉翁亭記》長卷,乙未張祥凝題贉。張祥凝(朱)。 -
來源
《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P.30。
-
出版/備註
張祥凝題籤。
-
賞析
本件醉翁亭記係為近代香港著名書畫收藏家區漢波遞藏名品,其室名為「正心誠意齋」,區氏曾為廣州西如茶樓正櫃、蓮香樓股東兼任司理,明、清時期書畫收藏豐富。此件均鈐有區漢波收藏印,且由香港知名篆刻魁首馮康侯(1901-1983)題引首,特顯此卷當是區氏香港時期的收藏精品之一。綜觀此卷張瑞圖強調橫勢筆劃的方法,一是加粗加重這些線條,二是將一些本不是橫勢的筆劃強制其橫勢化,三是把橫勢筆劃做層層排列,可以稱之為「橫勢疊層線條結構」。
「橫勢疊層線條結構」是張氏單字結構和章法結構的重點表現手法。此件《醉翁亭記卷》第二十二行「醉翁之意不在乎酒」幾字的點畫大都處理為橫勢畫,組成長短不一的橫畫疊列,形成很強的線條運動感:在時間節律下左右擺動著向下、向前推進,這成為瑞圖行草線條的主要律動特徵,也反映其獨特的橫勢筆劃疊層結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