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健 He Tian-Jian
1891-1977
三門峽舊時縴路圖
年代:1963
NT$ 1,200,000-2,000,000
RMB¥ 240,000-400,000
HK$ 300,000-500,000
-
媒材/尺寸
立軸 設色 紙本, 92.5x69.5cm
-
款識
道途不問路高低,那許聲聲用力齊。千萬年時牽挽去,三門峽已變長隄。傳聞三門峽糧運為天下最艱險處,今則化險為夷矣。癸卯秋日賀天健製并題,時年七十有三。
-
鈐印
賀天健(白)、達屋(朱)。
-
來源
出版:《名家翰墨》,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第31期,封面,P.21。
附翰墨軒鑑定書,1995年1月。 -
出版/備註
台北重要藏家珍藏
-
賞析
賀天健為何以「黃河拉縴最為艱險的河段」為題作畫呢?中國文明的發展與黃河漕運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係。三門天險處在黃河漕運的咽喉之地,歷代黃河漕運治理均圍繞三門天險展開,與此同時,漕運的繁華也對陝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琳琅滿目的商品,往來如織的商賈,促進了陝州商業的繁榮。壯美的漕運景觀,雲集的旅客遊人,更帶動陝州旅遊業的興起;文人墨客讚美黃河景觀,謳歌治黃治漕精神的文學作品,促進了漕運文學的生成。以此為基礎的漕運文化,使陝州地域文化更具獨特的地域性,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這人文的提升也是賀天健以三門峽天險拉縴為題入畫的主因,以海派山水記錄這段黃河漕運三門峽天險之路。畫中縴夫於棧道上拉縴,運輸船於巖壁之後;縴繩挺直縴夫個個奮力拉縴,足證船運航行之艱辛。賀天健以海派寫實風格記錄了這段歷史景像,以藝術家的視角與藝道,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黃河古棧道、漕運的拉縴歷史,承傳發揚,得者寶之。
註:清末民初,中國畫在上海地區形成了「海派」(亦稱「海上畫派」)。上譜者約有20人,拔其尤者4人:任伯年、吳昌碩、虛谷和蒲作英。花鳥畫科的成就最突出,其次是人物畫科,而山水畫科始終是項弱門。20世紀30年代間出了賀天健,才使「海派」山水畫有所突破,開拓出新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