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Weng Ton-Ghe
1830-1904
榜書《靜觀》
年代:1894
NT$ 60,000-80,000
RMB¥ 12,000-16,000
HK$ 15,000-20,000
-
媒材/尺寸
橫披 水墨 紙本, 59.5x119.5cm
-
款識
靜觀。甲午三月,翁同龢。
-
鈐印
翁同龢印(白)、尗平(朱)。
-
出版/備註
怡社萃珍―黃厚誠舊藏
-
賞析
翁同龢,字叔平,號聲甫,卒諡「文恭」,江蘇常熟人。他是咸豐朝狀元,兩朝帝師,官至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還是著名清流領袖,在民間頗有官聲。洋務運動期間,朝廷中樞有恭親王奕訢推動,曾國藩、李鴻章等地方大臣都是積極支持者;不過朝中也有以翁同龢為首的旗幟鮮明反對者。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迅速邁出近代化道路,向外擴張之勢非常明顯。對此,李鴻章做出準確判斷,認為中日之戰將不可免,須在軍事上提早進行準備。但戰爭開始前直到最後合約簽訂,晚清統治階層內部卻是紛爭不斷。
在1889年,慈禧太后歸政於光緒皇帝,但還牢牢掌控晚清朝局,凡朝政大事光緒仍要請示慈禧;可畢竟皇帝親政,光緒手裡還是有一定實權。光緒依靠自己的老師翁同龢,逐漸形成以翁氏門生故吏為主的「帝黨」,他們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后黨」產生重大分歧甚至鬥爭。當年在慈禧太后親自過問下,北洋海軍發展迅猛,成軍幾年就有了各類先進軍艦,被譽為「亞洲第一海軍」。但卻受時任軍機大臣並分管戶部的翁同龢處處掣肘,導致北洋海軍陷入停滯狀態,也種下甲午海戰失敗之遠因。
1894年3月,日本借朝鮮東學黨起事的契機出兵朝鮮,清政府也應當時朝鮮政府之請派兵入朝,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此時,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與軍機大臣翁同龢等人就戰、和產生分歧;李鴻章為保存北洋實力,主張避戰求和,寄希望於當時的列強出面調停,而以翁同龢為代表則主張積極備戰,且反對當時李鴻章提出的聯俄抗日方針。由於晚清政局中舉足輕重的兩位大臣持續內鬥,彼此掣肘,決策者與統帥者想法不一,致使指揮混亂,嚴重削弱本就不強大的清軍戰鬥力,成為甲午戰爭失敗主因之一。
本幅「靜觀」二字,正是書於甲午三月,即1894年中、日戰前之際。當翁同龢濡墨揮毫寫下此大字榜書時,心中不知思考些甚麼?回望歷史,實耐人尋味!待最終結局已定,功過是非便留予後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