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白玉「洪福齊天」「福壽雙全」如意
NT$ 5,000,000-8,000,000
RMB¥ 1,000,000-1,600,000
HK$ 1,250,000-2,000,000
-
媒材/尺寸
L:36.2cm
-
來源
香港蘇富比 1992.10.28 lot.555
-
賞析
北宋《釋氏要覽》云「如意,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
刻作手指爪,柄長可三尺許。或脊有癢,手所不到,用意搔爪,
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現存年代最早的如意,於1977 年出土於山東曲阜東周時期魯國故
城,為搔杖形式。魏晉南北朝,如意用途多元,或作歌詠擊節、
擊杖、指揮、比劃,並逐漸引用至佛教圖像。隋唐時期,隨著佛
教在中國的傳播興盛,各石窟、宗教繪畫大量使用,且造型產生
變化。器首從具有實用性可作搔癢的指爪形式,逐漸演變成裝飾
性高,單純作為握具的靈芝、如意造型。是故至六世紀中葉起至
宋元時期,除了偶有作實用具外,如意作為佛道教造像執物,除
象徵特定意涵外,更成為莊嚴、威儀的代表!
明代產生了較大的轉變,在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
志》、屠隆《考槃餘事》都將如意列為文房用器,抑或書齋清玩,
如意儼然成為金石、琴瑟、爐鼎彝器等博古清翫。而至清代,「如
意」吉祥的名稱,深受雍正、乾隆兩朝帝王的喜愛與重視( 圖1),
得到隋唐以來空前的發展。如意被賦予吉祥驅邪的含義,除承載
美好祈願,更象徵財富與權力的珍貴物品。清宮中如意被作為,
年節獻禮、帝后萬壽賀禮、大婚儀節瑞器、宮廷陳設、帝王賞賜
王臣等幾大重要用途。
如意製作材質種類繁多,舉凡玉石類:和闐玉、翡翠、青金石、瑪瑙、
水晶等;竹木類:竹、紫檀、黃楊、木根、沉香、檀香等;金屬類:
金、銀、銅、鐵等;其他:陶瓷、琺瑯、漆、珊瑚、料等包羅萬有。
清代前期,如意多為竹木所製,直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新疆準噶爾,
新疆貢玉取得穩定,從和闐、葉爾羌等地區大量進入內地,玉器如
意製作成為主流,而本次所徵集的白玉如意,即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本乾隆白玉如意,以碩大和闐籽玉大料為材製成,柄身起伏有致,
線條流暢,力體感強烈,上作祥雲昇騰,蝙蝠飛翔其中,暗喻「洪
福齊天」;器首呈雲葉式,邊沿起線作開窗形式,做工設計講究,
而內浮雕有碩大蟠桃,支幹橫斜,桃葉翻捲,隨風翩翩搖曳,祥蝠
在側,呈現「福壽雙全」吉祥美意。此類蟠桃搭配蝠紋的紋飾母題,
多出現清代宮廷藝術之中,尤其深受雍正、乾隆兩朝帝王之喜愛,
可參考北京故宮典藏御窯瓷器( 圖2 )。清代的玉如意,見有首柄分製
再相接而成,本乾隆如意不僅為整料雕製,一氣呵成;而玉種為標
準清中期和闐玉料,質地細膩,體如凝脂,精光內蘊,寶光盈盈,
誠為一件不可多得的如意精品!